强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国强一直是我们党和人民孜孜以求的宏大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未能完全同步逐渐成为今后谋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瓶颈。
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民富”目标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适时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十二五”即将开局之际,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组织“富民优先”调研小分队,深入苏、湘、琼、内蒙古等省份,捕捉富民新亮点,探寻富民新路径。
带着梦想进城打工,梦想还有多少?
短板一:致富已触“天花板”
“这些年我们收入增长比较快,但不知道未来如何增收。”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火岔村村民陈华与妻子在外打工一年的纯收入3万元。对于增收,陈华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只要能保持现在的水平就行”。半月谈记者在江苏高邮、江都、射阳等县市走访了多家农户,许多农民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都已到天花板,再提升空间有限。”江苏高邮市马棚镇党委书记金锋说,基层最头疼问题是农民致富,农村仅靠农田增收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江苏射阳县临海镇党委委员、六垛村支部书记吴连荣也有同感。他说,农户收入来源不外乎打工收入加农田收入,或是土地流转收入,经历过前些年的高增长之后,这些收入一般都固定了。
对于“天花板”之说,江苏阜宁县委书记王锦胜说,不可否认,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增收确实已有穷途末路之感,未来农民增收的希望将会在高效农业。在常熟市董浜镇的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农户高峰租种了集体统一建设的蔬菜大棚45亩,目前净收入已达到每亩8000元。 |